原写于微信公众号 2015年09月29日 15:49
还记得小的时候,还没有双休日,分小礼拜和大礼拜。突然有一天,听说学校里周六不用上学了,开心得要死。(注:中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)。期盼周末,劳动节,儿童节,寒暑假……假期永远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日子。
终于有一天,有了黄金周的这个新的名词,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,但是长假总是极好的。(注:1999年国庆第一个“黄金周”)于是我们有了“五一七天乐”,和“十一七天乐”,一年有了四个大的假期。那时的我,还在家里住,并不了解假期对于回家的意义。
时间过得总是很快的,转眼到了大学二年级,这一年,我们再没有“五一七天乐”,代替的,是“五一三天乐”“清明三天乐”“端午三天乐”和“中秋三天乐”。(注: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,并增加清明、端午、中秋三个小长假。)假期似乎增多了,但是回家的次数却减少了。
上班了,再没有寒暑假,才了解到学生时代的可贵,然后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。十一黄金周景区人满为患,所以我选择回家。再就是春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,所以我也选择回家。一年仅有的两次回故乡。
其实本来叫国庆节的,可是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把它叫做“十一”,不知道是因为叫着方便,还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“庆”的概念。
说起爱国,中国人有时候民族主义的劲上来的时候,都号称敢于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。但是国庆的时候,却没见到多少人家会插上国旗,为国家而感到自豪。
反观美国人,平日里骂国家,骂政府,而国庆期间,很多居民都会在家门口挂起与房子不很相称的颇大的星条旗,有的插在门口,有的挂在窗口,也有的挂在阳台的栏杆上。
而中国人呢,只会买买买。看看为吸引中国游客,日本商家大打“喜迎国庆”,可见中国人的购买力了吧!
好了,不多说了,收拾行囊准备回家!
2015.9.29 长春